• 六年級常識科戶外學習日
    2025 年 4 月 17 日
    2025年4 月11日是常識科戶外學習日。六年級同學參觀的地點是香港科學館。同學們對展品躍躍欲試,非常有興趣,豐富了同學們的學習經歷。
校長專訪|馮李佩瑤小學重本打造學界專業天文公園 學生安坐家中用iPad觀星零難度

校長專訪|馮李佩瑤小學重本打造學界專業天文公園 學生安坐家中用iPad觀星零難度

2024 年 12 月 10 日|

【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/天文公園/STEAM/創科】可有想過在小學天台觀賞日食、月食、流星雨震撼的視覺場面?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打造極少學校設置的天文公園,配備4支專業天文望遠鏡,捕捉天體現象及星雲,學生甚至安坐家中亦可透過iPad,即時跟父母一起探索星宿奧秘。

馮李佩瑤7樓的天文公園,是學校其中一個亮點,校長胡國柱接受TOPick專訪時表示,早在創校設計圖則時,已準備加建天文設施,因此天台具備足夠負重能力,而5樓禮堂的天台亦預留將來建設10米圓頂天象廳(太空館),

學校大樓坐北向南,非常適合天文觀測,直視北極星都沒有問題。

胡校長透露,學校獲優質教育基金130萬元,並額外注資逾百萬元成立天文公園及創意科技應用中心。前者同時配合教育局科學科發展,公園除配備折反射式望遠鏡、杜蘇式望遠鏡等,學生亦可使用20多部手提數碼望遠鏡學習天文知識,「即使安坐家中,拿起iPad就可觀星」。

馮李佩瑤小學|訪日本台灣等地觀星考察

本港擁有獨立天文公園的學校不多,馮李佩瑤的學生從四年級起,可以學習天文學基礎、行星觀測、太陽活動分析及天文儀器製作。而常識科亦在各級增潤了天文知識,例如低年級學生透過天文故事、動畫、觀測活動,培養對宇宙和天文現象的好奇心;高年級則加入星座辨識、行星特性及天文現象成因等,結合實地觀測活動,讓學生全面理解宇宙。

胡校長指,學校每年舉辦不同天文觀測活動,只要抬頭仰望寂靜無際的天空,就可進行月球、火星、木星和土星等的驚艷現象觀測,

學生於暑假會到日本石垣國家天文台、沖繩森林公園、台灣合歡山、中國內蒙古草原等地,觀賞流星雨和其他天文現象。

馮李佩瑤小學|新設創意科技中心
念大學時主修電腦的胡校長,另一個身份是專業創科人士,

學校訂立清晰發展路向,構建5個重點推動創科教學,包括新落成的創意科技應用中心、電腦與3D打印創意中心、機械人實驗室、天文公園的不同場景,教導學生人工智能、機械工程等知識。

馮李佩瑤另一特色就是創科,特設創科專才培訓計劃(IETS),聘請專業科老師專門負責開發和管理課程,不少從事電腦科學等行業的舊生,亦會回饋學弟學妹教授實踐經驗,讓學校在國際科創及機械人比賽屢獲佳績。

https://topick.hket.com/article/3864391

【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/天文公園/STEAM/創科】可有想過在小學天台觀賞日食、月食、流星雨震撼的視覺場面?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打造極少學校設置的天文公園,配備4支專業天文望遠鏡,捕捉天體現象及星雲,學生甚至安坐家中亦可透過iPad,即時跟父母一起探索星宿奧秘。

馮李佩瑤7樓的天文公園,是學校其中一個亮點,校長胡國柱接受TOPick專訪時表示,早在創校設計圖則時,已準備加建天文設施,因此天台具備足夠負重能力,而5樓禮堂的天台亦預留將來建設10米圓頂天象廳(太空館),

學校大樓坐北向南,非常適合天文觀測,直視北極星都沒有問題。

胡校長透露,學校獲優質教育基金130萬元,並額外注資逾百萬元成立天文公園及創意科技應用中心。前者同時配合教育局科學科發展,公園除配備折反射式望遠鏡、杜蘇式望遠鏡等,學生亦可使用20多部手提數碼望遠鏡學習天文知識,「即使安坐家中,拿起iPad就可觀星」。

馮李佩瑤小學|訪日本台灣等地觀星考察

本港擁有獨立天文公園的學校不多,馮李佩瑤的學生從四年級起,可以學習天文學基礎、行星觀測、太陽活動分析及天文儀器製作。而常識科亦在各級增潤了天文知識,例如低年級學生透過天文故事、動畫、觀測活動,培養對宇宙和天文現象的好奇心;高年級則加入星座辨識、行星特性及天文現象成因等,結合實地觀測活動,讓學生全面理解宇宙。

胡校長指,學校每年舉辦不同天文觀測活動,只要抬頭仰望寂靜無際的天空,就可進行月球、火星、木星和土星等的驚艷現象觀測,

學生於暑假會到日本石垣國家天文台、沖繩森林公園、台灣合歡山、中國內蒙古草原等地,觀賞流星雨和其他天文現象。

馮李佩瑤小學|新設創意科技中心
念大學時主修電腦的胡校長,另一個身份是專業創科人士,

學校訂立清晰發展路向,構建5個重點推動創科教學,包括新落成的創意科技應用中心、電腦與3D打印創意中心、機械人實驗室、天文公園的不同場景,教導學生人工智能、機械工程等知識。

馮李佩瑤另一特色就是創科,特設創科專才培訓計劃(IETS),聘請專業科老師專門負責開發和管理課程,不少從事電腦科學等行業的舊生,亦會回饋學弟學妹教授實踐經驗,讓學校在國際科創及機械人比賽屢獲佳績。

https://topick.hket.com/article/3864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