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課政策
目的:
- 讓學生於課後促進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,為新的學習做好準備。
- 讓學生藉著做家課測試自己的學習進度,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,並應用所學。
- 幫助學生發展獨立思考及學習的能力,作為學習的延續。
- 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,從而編排往後的教學計劃,或調整教學進度及教學方法。
- 促進家長和學校之間的合作,幫助學生改善學習。
基本方針:
- 家課有明確的學習目標,內容是有意義和有效,能延續和鞏固學習。
- 家課形式可以有不同變化,可以是預習、工作紙、報告、閱讀、調查及資料搜集等。
- 家課類別因科目及內容而異。中、英、數三科每天均有適量家課,其他科目則視實際教學而安排合宜家課,而「改正」、「重改」及「中、英文的網上練習」不計算一項家課。
- 家課的種類及份量均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而訂定。教師可因應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,調適家課的程度或份量。
- 功課須使用校簿或校方自行印製的課冊完成並妥為保存,否則須用校方特定的文件夾保存。
- 所有功課(除了作文、專題報告或需長時間批改的課業)應於收集後一星期內發還學生,讓學生能盡早獲知學習表現,並作相應之改善。考試前,全部練習及作業簿冊均須批改妥當,發還學生,以便學生溫習。
- 教師分配家課時,會向學生清楚說明各項功課的要求及著學生寫於手冊上,以便家長檢查及加以督促。
- 一年級的家課會每日上載內聯網,以便家長跟進。
|